走進新漁人碼頭餐廳旁的製船廠,幾艘巨船印入眼簾,儼然一座造船博物館,傳承五代的謝家是南寮知名製船世家,第一、二代打造無動力舢舨;第三代謝萬梓製作動力漁船並創立造船廠;隨著港口淤積,第四代謝進德將造船業務轉型成維修舊船;現今第五代的謝慧萍,不僅是台灣少數的女性造船師,每年龍舟賽使用的龍舟與船槳等,也出自謝家。

以前萬昌造船廠後方臨海。世居南寮的謝家,歷代以造船業為生,謝萬梓先生當時遠赴造船業鼎盛的基隆研習造船的技術,而後回到新竹受僱於東合成造船廠,並於1953年(民國42年)在南寮創立萬利造船廠,從事木質漁船的製造。

 

由於漁船噸位越造越大,漁民出海作業愈捕愈遠,危險性相對增加,時有死亡事件發生,政府開始重視南寮地區應該有個設備良好的漁港來保障漁民生命財產安全,南寮漁港應時而開闢。此時,萬利造船廠也傳到第三代謝進德先生的年代,改名為「萬昌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也更新了所有設備與儲備人才。除了製造近海捕撈作業所使用的10噸至40噸的木質漁船外,並以玻璃纖維(fiber-reinforced plastic,FRP)包覆舊漁船。1978年(民國67年)開始全數生產玻璃纖維質塑膠漁船,更使新竹的漁業達到鼎盛局面,為南寮地區的漁民帶來豐厚的財富,也使政府更重視新竹的漁業發展,闢建新竹漁港,成為北台灣最重要,兼具休閒功能的漁港。

然而,隨著海洋資源的貧乏,漁獲量的收益不足以應付漁船出海作業的支出與成本,遑論龐大的購船費用。因此,鮮少有漁民願意再投資金錢購買漁船,甚至紛紛轉行或退休,謝家造船事業也轉型從事修理、維護漁船等工作。

 

造船廠如同一位沈睡的巨人駐守在港邊,我們隨著前輩的腳步,緩緩拉開久未開啟的鐵捲門,往日的造船模組與大小器械仍擱置在原處,彷彿經歷一場長長的睡眠。

 

時光在這裡停滯,我們帶著攝影機,在陽光灑入廠房的浮塵之中,隨著謝慧萍老闆與戴啟吉造船師傅的口述一一喚醒這些物件的記憶。

 

擦拭著記憶,讓屬於時代背後的土地人情以及物件的技藝都在攝影機的凝視下重現,並使這片土地及海洋在大家心中重新產生了連結與認同。

Share by: